江苏苏禾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成立
为推进省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民间智慧”
2021年09月30日 新华日报
苏州市相城区以科技赋能法治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
苏州市相城区城市俯瞰图
苏州市相城区城市俯瞰图
苏州市相城区城市俯瞰图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保障。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时代命题。9月26日,长三角首家专注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社会智库——江苏苏禾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在苏州正式成立。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省政府参事徐惠民,省民政厅副厅长周恒新共同为研究院揭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轶发表视频致辞。
活动同时举办了首届苏禾社会治理论坛。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江苏苏禾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新华传媒智库联合主办。7位来自上海、郑州、南京等多家研究院所、学会的智库专家分别作主旨演讲。
长三角首家民办社会治理研究机构成立
江苏苏禾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以下简称“苏禾研究院”)是经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审核同意,省民政厅于今年5月批准登记成立的民办非企业研究机构,是截至目前长三角区域成立的首家专注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社会智库。其前身基础是公安部部级智库设在苏州市警察协会的“城市警务研究中心”。该中心作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警务智库,于2019年底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CTTL)”。
据介绍,“苏禾研究院”的“苏”,为江苏简称,而“禾”则与“和”谐音,亦寓意五谷丰登。苏禾研究院的成立,旨在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能力,充分发挥社会智库助力推进省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作用与效能。自获准成立后,苏禾研究院迅速制定并形成了《江苏苏禾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战略发展构想》,拟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力争成为在全省乃至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平台,成为“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CTTL)”成员。研究院将充分发挥社会智库的独特优势,着力打造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交流社会治理经验、展示社会治理成果的重要平台,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智慧和力量。
成立仪式上,张新科和周恒新分别对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建议。张新科说,研究院的成立和首届苏禾智库论坛的举办,是全省社科界的一件大事、喜事,内容重要、时机良好。建议苏禾研究院: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准学术导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紧扣我省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开展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以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二要聚焦主责主业,打造社会智库。要心无旁骛地围绕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这一主业,搭建创新成果发布和应用转化平台,整合链接社会治理研究资源,切实为我省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和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担当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三要重视自身建设,依法依规办院。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关于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管理的相关规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努力把研究院工作做实做细,把研究院事业做大做强。
周恒新表示,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社会治理效能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苏禾研究院的成立正当其时,为我省社会治理能力发展提升增添了重要力量。建议研究院: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治理”的根本前提和题中之义,要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立足制度建设,加强自身规范,要依规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坚持非营利性原则,不断增强依法治理能力和社会公信力。三是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发挥作用。充分发挥人才聚集、专业化服务优势,创造出多项优秀的研究成果,做好政府的参谋助手,为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交流社会治理经验、展示社会治理成果等提供智力支持。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尚庆飞为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原所长、郑州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胡传平,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桑玉成等16位业内资深研究专家颁发苏禾研究院“首批特聘专家”聘书。
在实践中创新探索,科学重塑社会治理体系
当天的活动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的揭牌仪式过后,下半场进入主题论坛环节。聚焦“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重塑与效能提升”主题,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桑玉成,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原所长、郑州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胡传平,江苏警官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薛宏伟,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崔永东,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教授何平,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教授李刚以及江苏苏禾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特聘专家张跃进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对“如何科学构建多元协同的社会治理体系,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等问题提出专业看法。
作为论坛的主办方之一,王轶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致辞,并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十一个坚持”,这“十一个坚持”从“怎么看”和“怎么办”两个角度对新时代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做出了深刻和全面的回答。其中的每一个“坚持”都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如,“十一个坚持”中的第五个“坚持”强调,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七个“坚持”的第5条要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桑玉成认为,国家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首先必须厘清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交通通讯网络的健全与完善等,今天的新型国家形态正在颠覆经典的国家概念,重构传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态,也给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如,对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义;对个人的尊重、人性的关怀;数据以及数据占有的性质问题等等。
胡传平从现代信息技术赋能的角度,提出用“雪亮工程”、公安大数据、新一代移动警务系统建设所形成的强大的信息服务能力来全面支撑市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建设应该成为未来强化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效能的不二选择。他认为,苏州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是创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典范,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深入探讨如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市域社会治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立足数字化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作用,薛宏伟提出,应充分利用智能互联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夯实治理根基,实现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惠民生等治理目标。具体可从建设“数据+应用”集成管理平台,构建“互联网+”基层治理智能应用体系,完善党建全面引领的基层治理格局等方面着手,智能化、精细化、精准化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崔永东从治理体系的“上与下”“古与今”“内与外”“固与活”四个维度分享了其个人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研究与思考。他认为,代表国家力量、居于上层的国家治理体系应以社会治理体系为根基。社会治理在很多时候需要依据“活”法化解纠纷。近年来,苏州市相城区在社会治理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为我省社会治理改革提供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议相城区在未来的治理效能提升过程中,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赋能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更多社会组织的培育工作,充分激活社会组织参与和行使社会治理权利的能力。
何平结合相城区社会治理改革经验分享了自己对现代社会治理的一些思考以及“元治理”的概念。他指出,“元治理”即“治理的治理”,旨在对市场、国家、民间社会等治理形式、力量或机制进行一种宏观安排,重新组合治理机制,以期达到其参与者认为是最好的结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元治理”理论可以成为相应的理论参照。在整个治理体系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主要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多部门多主体协调参与其中,同时借助科技赋能,整体提升治理效能。
李刚基于对“加强基层社会的自我治理可降低公共资源损耗”的趋势判断,建议基层应自主开展有效的社会治理研究,以研究来驱动未来的基层社会治理。鉴于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研究,苏禾研究院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做好党和政府的“社会传感器”,另一方面立足国际视野,充分发挥好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升的智库作用。
张跃进立足“治理体系的重塑”提出,重塑治理体系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逻辑必然,其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以构建适应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发展规律的逻辑体系。重塑治理体系应持续前行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江学者王旭教授主持论坛并在发言中指出,活动的主题体现了战略性,符合并顺应了中央提出的关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要求。专家们的发言颇具建设性,从不同角度形成了对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系统化建言。论坛活动本身也彰显出深刻的反思性,在建议信息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了“如何防止自由的孤岛化”等问题,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
“机制重构+科技赋能”,专家点赞“相城经验”
当日的活动中,苏州市相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管傲新分享了该区近年来紧抓苏州争创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的建设契机,大胆改革创新,以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重塑和现代化科学技术赋能应用,绣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双面绣”的“相城经验”。全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特别是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双重压力下,全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取得了13.5%的增长,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获评江苏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并在全省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估中荣获“三连冠”。作为全省首个省级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车联网先导区、数字交通示范区、区块链产业集聚区,相城区在苏州市2020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中位列第一等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实践中,相城区一是围绕共建共治,重塑了多元治理体系。区党委领导班子一致认为,与传统社会管理不同,社会治理应更多地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的作用,主动变原来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主体为政府、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为此,该区把党建引领作为构建多元治理体系“一线串珠”的主线,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工作要求,成立了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区领导挂帅,区委政法委牵头,加强顶层设计,重塑多元社会治理体系。
早在2019年,相城区就牢牢把握省机构改革区级试点的契机,率先在区镇两级建立集成指挥中心。区级层面撤销了8家政府部门内设的指挥中心,资源整合至区集成指挥中心,具体负责社会治理数据汇聚研判、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应急指挥、质态评估等工作,从而使多元治理体系有了一个代表党委政府主导的“龙头”部门,确保一个声音喊到底。同时,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一方面在区级层面深化五大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由原来13家行政执法部门缩减至6家,另一方面在镇级层面,按“一支队伍管执法”的要求,每个镇、街道建立一支综合执法队伍,将九大类302项基层常见的执法事项,经省政府批准后下放至镇级综合执法队伍执法,有效地增强了基层的执法力度。
作为最早实行网格化治理的地区之一,相城区的多元社会治理体系还内含党建引领的自治队伍,物业保安、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参与,组织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律”进网格、促治理、带群众等举措。该区明确将网格设置在行政机构和自治组织以外的需要细化管理责任单元的自然村、居民小区,解决了政府部门“政治”与自治组织“自治”权责不明晰的问题。通过鼓励和动员更多社会组织融入社会治理,履行社会责任,体现自身价值,成功地将基层社会治理推入了“融入式”发展之路。
二是围绕实用实效,适时引入了科技赋能治理方式。近年来,围绕“现代化”这一关键词,该区持续加大对德治、法治、自治的科技赋能。其中,在法治领域,该区的“一支队伍管执法”行政执法改革借助综合执法平台,实现了从群众举报或网格发现问题到执法部门立案、调查、取证、审批、公示、处罚、转移、监管的闭环式运作。全区的行政审批改革也通过向科技要人力、要效率,让“拿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成为现实,进而荣获“全国政务服务与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单位”称号。区纪委监委还从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出发,建立了区块链+“三资”监管监督场景,强化部门间可信数据的管理、共享及高效协作,为精准问责提供了科技支撑。这一做法在“第十一届中华廉洁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上获评全国一等奖。
在自治领域,相城公安分局从社会治理人人有责的角度,特别开发了“群警通”微信小程序,进一步方便群众联系,真正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落至实处。去年该平台上线以来,已有10万名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这一创新做法已被市公安局推广至全市范围。
今年以来,相城公安分局还紧抓国家“两新一重”重大机遇,高标准对照上级公安机关总体部署要求,依托新一代雪亮技防建设,迅速掀起公安技防建设新高潮,积极探索“雪亮技防+全域赋能”智慧治理新格局。在治理理念上,分局坚持问题切入、破题导出,以风险隐患可知可防可控为第一要务,以预测预警预防为第一警务,立足市域、区域、领域三大维度,围绕社会治理领域中的重点目标、重点部位、重要领域、重点群体,全力打造智慧治理新模式。在建设过程中,按照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理念,以科技信息化为引领,通过升级多维感知、拓展智慧应用、健全工作机制等路径,赋能市域社会治理公安内外双循环,打造了以沪苏同城、智慧社区、智慧校园、重点企业、金融监管、空中盾牌为内容的“六域”精品工程,形成了相城版智慧技防“亮相+”工程。相关经验做法已被公安部网页刊载推广。
自工程启动建设以来,全部试点小区已实现盗窃、火灾、黄赌毒等民生类警情53个月“零发生”,试点企业安全事故“零发生”,高铁交通枢纽警情同比下降37%,群众满意度、校园师生安全感明显上升,辖区社会治安掌控新动能不断释放,平安稳定态势巩固向好。
三是围绕集约集成,优化一体运作机制。同步建立了一网运行机制、吹哨报到机制、联动协调机制、监督保障机制和考核督查机制,为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全方位的制度护航。特别是在一网运行机制的构建中,该区以集成指挥平台为社会治理基础应用平台,横向整合了全区84个专网和平台系统,并与“12345”便民服务热线、“网格通”、“群警通”无缝对接,打通部门之间、部门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壁垒;纵向与镇村及网格自治力量的“网格通”贯通。通过明确政府部门和自治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所有事项,统一在该平台流转,解决了社会治理各主体原来各自为政,信息流、工作流无法共享的问题。两级集成指挥中心的协同联动也由此得以加强,实现了社会治理从线索来源、交办督办、结果反馈、逾期预警、办理质效整个工作链闭环,哪个环节上慢了、差了,一目了然,便于全天候、全过程、全质态监管。
相城区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诸多先行先试经验得到了多位与会专家的称赞。张跃进在主旨发言中对“相城经验”予以了概括总结。他说,近年来,苏州市相城区借助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省级试点契机,以建立全区党政机关各部门信息数据集聚共享、各项服务管理执法功能集成使用和各类信息采集研判处置集约运行的区集成指挥中心为抓手,构建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发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匹配建立起日常治理与应急管理相衔接的基层治理新机制,扎实推进了辖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这一以重塑治理体系来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范式,颇有研究和推广价值。
本版策划 殷建国 翟慎良
撰稿 笪颖 张晓蕊
新华日报:为推进省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民间智慧”